【干出好年景,拼出好氣象——經濟一線蹲點調研?走基層 看“四穩”】“一條服務鏈”如何“鏈”動硅產業?
加緊建設中的永合有機硅項目。
高溫炙烤的工地上,鋼筋碰撞的脆響與機械轟鳴交織,特派員穿行于項目建設現場,一份份不斷刷新的建設進度表,正生動書寫著永修有機硅產業“鏈式”躍升的強勁心跳,記錄著“穿透式服務”的破冰實踐。
在永合新材料永修光刻膠及樹脂系列產品生產項目工地上,項目負責人朱佩語速極快,汗水順著他黝黑的脖頸滾落,每一個時間節點如同嵌入精密齒輪:“我們于6月20日正式開始施工,截至目前主體已經基本完成。按照計劃安排,預計8月底前22棟單棟主體將全部封頂,12月底完成主體結構、砌體、二次結構,爭取明年3月前安裝設備,達到試生產條件?!?/p>
短短兩個月,這片98.33畝的土地已迅速嵌入永修有機硅產業鏈的脈搏之中。當項目動工與火爐般的酷暑相逢,永修縣燕坊鎮的“穿透式服務”成為項目推進的“隱形支柱”。
“全生命周期穿透式幫扶是我們為企業服務的宗旨?!毖喾绘傸h委副書記、特派員袁威打開手機,細致清點每日匯報的工地人員安排和施工進度?!拔覀兠恐芏纪髽I一起召開例會,倒排工期、細化目標,從項目立項審批到土地證、施工許可證等一系列的手續都由我們提供幫辦、代辦服務,真正實現了全流程保駕護航。”
如此體量——總投資20億元、年產2萬噸光刻膠和1.5萬噸樹脂的項目,正以驚人的節奏追趕著2026年6月投產的終點線。
相距不遠,是江西膠尹特新材料項目的施工現場。施工負責人謝賢奎介紹:“我們是今年2月4日開工,10棟主體目前9棟已完成封頂,預計9月主體工程竣工,12月完成設備調試并開始試生產?!彼钪?,這個投資1.6億元、年產1.8萬噸有機硅新材料項目能夠快速推進,靠的是白槎鎮創造的那個“奇跡數字”。
“用時21天!我們憑借‘四證聯發’刷新了九江區域項目落地申報的新紀錄?!卑组舵偢辨傞L、特派員劉帆話語中帶著自豪,“自今年4月底啟動項目備案后,我們組建了企業幫扶專班,全程跟進項目手續辦理,提供‘全流程代辦’服務,有力推動項目加速落地?!睂徟湕l的無縫咬合,將傳統行政壁壘轉化為產業加速的養料。
恰逢高溫酷暑,除了科學安排錯峰施工,項目組更將防暑降溫物資保障與作業環境實時監測作為重中之重,確保建設者安全、工程有序推進。
兩個項目的加速度,在永修縣166家有機硅企業的產業鏈條中激起漣漪。
從最初的“星星之火”到現在的“產業矩陣”,從“規模領先”到邁向“質效領跑”,這片因硅生輝的土地,早已從半個世紀前播下的希望種子,蝶變為國內最完備的有機硅產業鏈。
如今,永修縣有機硅及配套企業從2021年的110家增至166家,開發有機硅產品1000多種,產業關聯度達70%,連續四年榮獲省級優秀產業集群綜合評價優秀等次,更躋身“中國百強產業集群”之列。2024年,永修成功簽約有機硅項目22個,同比增加12個,其中專精特新項目8個,同比增加5個;在2025年第二批招商引資集中簽約的24個項目中,10個為有機硅產業項目。
以有機硅為媒,永修縣在創新驅動中邁向高端,在產業協同中拓展空間,讓“因硅而興”的故事持續煥發光彩,為全國有機硅產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“永修樣本”。
記者手記
穿行于永合新材料項目與膠尹特新材料項目的建設現場,兩個場景,同一種“心跳”。高溫下的鋼筋是永修有機硅鏈的“筋骨”,特派員衣服上的汗漬成了為企服務的“勛章”。每日更新的施工數據、“四證聯發”21天新紀錄、全流程幫辦代辦……這是“穿透式服務”追求極致效能的生動注腳,不僅穿透了審批流程的層層關卡,更深植了“鏈式思維”的基因。
眼前這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,是永修有機硅產業蝶變最直觀的印記。從萬噸級裝置的奠基,到166家企業群星閃耀的產業拼圖,從單體到上千種細分領域,當“穿透式服務”成為制度標配,每一次高效的審批、每一處貼心的保障都印刻著服務產業鏈的初心,這片因硅生輝的土地正以實實在在的“鏈”上加速度,為九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。
(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龍群 胡依倩/文 洪顯智/攝)
責任編輯: